腊月二十三,是北方人过的小年,南方人的小年则是腊月二十四。虽然各地的小年并不一样,但总能感觉到春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!
小年的由来
传说灶王爷原名张生,本是一布衣百姓,其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,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。一天,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,羞愧难当,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。
这件事传到了玉帝耳朵里,玉帝认为他能回心转意,还没坏到底,既然死在了锅底,便封他为灶王,每年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上天汇报,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。
百姓们认为要对灶王敬重,毕竟他要上天汇报。于是,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的祭灶“小年”,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。
小年的时间
在中国民间,小年有“官三民四船五”的传统,即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,寻常百姓家小年是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过,沿湖居住的老百姓,如鄱阳湖、洞庭湖边居住的人们,则承袭了水上船家的风俗习惯,在腊月二十五过小年。
虽然各地小年的形式和时间不同,但一些习俗活动和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是一致的,那就是为了辞旧迎新,迎新纳福。
小年习俗
祭灶王
相传灶王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日,会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百姓的善恶。家家户户于二十三日,在院内立杆,悬挂天灯,由男主人跪拜,祝以隐恶扬善之词,严禁妇女主祭,妇女只能在内室扫除炉灶。
扫尘土
在小年这一天,家家户户黎明即起,扫房擦窗,清洗衣物,刷洗锅瓢,进行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。小年的前几天,家家打扫房屋,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。此习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,当时是汉先民驱疫鬼、祈安康的宗教仪式。后因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,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,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。
备年货
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,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,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,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、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。从这一天开始,“买买买”变得名正言顺。
告别旧岁,新年将至
让我们怀揣欣喜、打包行李
走上回家团圆的路
小年到,皇鑫门窗祝
大家小年快乐,阖家幸福